“盘子”越大管理越精
——环保部加强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纪实
2010年的两会,环保当仁不让地成为亮点。从会议用纸到热点提案,无不渗透着环保的理念。记者在环境保护部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对环保的投入大幅增加,单就环境保护部部门预算而言,“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部门预算资金22.3亿元,而“十一五”期间,累计安排环境保护部部门预算资金88.5亿元,同比增长297%。这些钱怎么花的,花得好不好自然也成为人大代表们对环保部部门预算的关注重点。
财政支持助环保事业快速发展
“在中直机关经费预算普遍紧缩的情况下,环保部部门预算资金却连年高速增长,体现出国家对环保部门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尤艳馨说,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晚,基础差,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与支持下,环保部的编制连年扩大,业务大幅拓展,职能日益完善,加强能力建设已刻不容缓——财政的大力支持可谓“雪中送炭”。
据介绍,近年来环保部的部门预算中,环保事业费增幅很大,一系列符合环保事业发展需求的重大专项得到了财力的充分保障。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土壤调查、环保宏观战略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电子废弃物调查等重大环保基础性工作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迅速展开,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也主要用于环境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方面。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预算处龚成刚处长告诉记者,为了让预算安排更为科学合理,环保部也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
一是逐步完善项目预算评审机制,启动了项目专家库建设。面向部分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公开征集项目预算管理专家,初步提出了专家评审的机制、制度以及相关管理规定。二是提前启动了重大增支项目预算编制及评审工作。集中审查了7个司局、2个事业单位上报的28个重大增支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优化了项目编报方案,确定了应重点支持的项目。通过协调财政部,在2010年项目预算零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8个重大项目获得增支。三是重点加强了修购专项评审上报工作。通过专家集中评审,优化完善项目编报方案;请专家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项目提出优先排序。
据了解,在“一上”“二上”阶段,环保部均组织了预算集中会审,组织力量集中对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核把关。同时,为了避免部门预算项目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重复安排,还对相似项目的文本进行了逐项对比。
“在预算编制的‘二上’阶段,我们就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上报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支出计划,为预算的又好又快执行打下了基础。”龚成刚说,环保部还通过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来优化预算安排,使一些重要的项目,真正急需经费、能迅速执行的项目优先获得支持,这也相应促进了提高预算执行率的提高。
从资金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费一办法一标准”是环保部在专项支出预算管理上的一个鲜明特色。
“比如,环境监测项目每次监测哪些指标,样品测试项目测一个样品多少钱,我们都有详细的规定,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章可循。”环保部规划财务司预算处副处长刘小林说。
中央财政2008年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财政部经建司与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大力协作,地方财政部门和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下,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刘小林介绍说,在会同财政部制定农村环保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环保部建立了省级专家审查和中央形式审查相结合的审查机制,在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安排过程中,对集中连片支持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以往我们的一些专项资金多是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的,在农村环保专项的安排上,我们采取了因素法和项目法相结合的安排方式,实行中央引导,地方选项,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安排的科学性、针对性。”刘小林解释说,因素法主要根据资金支持重点范围和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确定各省项目申报个数和拟安排资金规模;项目法则是各地根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范围、重点内容以及资金支持方式,申报资金安排方案,项目申报文本由省级财政、环保部门组织专家审查论证,中央进行形式审查,通过“两上两下”的程序确定专项安排。这样既实现了专家决策与政府决策的有机结合,也强化了地方的工作责任。
同时,环保部还围绕“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环保项目新的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特点,建立五项机制、五项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管,推动阳光运作,使农民得到实惠。两年来,中央财政分两批安排专项资金共计15亿元,支持1887个问题突出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支持277个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初步估算,中央财政投入将带动地方投入超过25亿元,直接受益人口约1300万。
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要适应当前环保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更需要夯实基础,长远谋划。“加强预算管理的若干新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四要素:抓好一个转变、完善好五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好两个并重。”尤艳馨一语中的。
抓好一个转变是指“从资金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思路。完善好五个机制是指建立环保部预算管理五大机制的设想,即:预算编制的审查、评审机制,预算执行的调度和反馈机制,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机制,项目总结验收及绩效考核机制,项目成果推广和运用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是指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支撑,以强化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为保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做好两个并重则是“从重点加强增量资金的管理到如何管好用好存量资金,增量与存量并重”的管理思路。这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环保部预算管理的努力方向和总体目标。
龚成刚用一组精妙的比喻向记者勾勒出一幅环保部加强预算管理的路线图,2009年画蓝图,打基础;2010年树骨架,建体系;2011年上主体,初步建成规范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2012年搞装修,丰富和完善预算管理各项内容。